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long8(中国)-long8国际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环境效益指标 中债登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ESG点评报告

添加时间:2025-01-27

真人百家家乐app

1. 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

事件:11月14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首次发布绿色金融领域企业标准《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Q/CCDC 00007—2022)(以下简称《指标体系2022》)。该指标体系在中债登于2021年4月发布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形成,依据国家现行的环保和产业政策,明晰绿色债券项目所投资的项目定义,提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所投绿色项目应披露的环境效益定量及定性指标,对每个细分项目都设计不同的所需披露的必选+可选指标方案,提高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可计量性、可核查性和可检验性,便于发行人及认证机构进行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参考。

《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重点内容解读:

《指标体系2022》形成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指标体系主要由项目要素和环境效益指标要素两部分构成。项目要素是指明确绿色债券所投资项目的基础要素,项目定义根据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制定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绿债相关政策文件编制。环境效益指标要素是指明确绿色债券环境效益匹配信息披露指标的基础要素。

《指标体系2022》相较征求意见稿,细分项目数目从205个增加到207个。2021年中债登发布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中包含了205个细分项目,而《指标体系2022》新增至20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2022》首次将所有的细分项目分为7个大类,包括节能环保项目、清洁生产项目、清洁能源项目、生态环境项目、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绿色服务项目、其他绿色项目。其中“其他绿色项目”类别中,除了已纳入征求意见稿的客运铁路、综合管廊项目真人百家家乐app,此次新增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气候智能农业等2个细分项目,并注明未来绿色债券政策出现变化,新增的绿色项目将直接归类到该类别中。

《指标体系2022》相较征求意见稿,环境效益指标数从43个增加到44个。2021年中债登发布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中包含了43个不同的环境效益指标,分为30个普通指标和13个特殊指标。而《指标体系2022》新增至44个环境效益指标,包括1个定性指标和43个定量指标。和征求意见稿中的环境效益指标设置不同,《指标体系2022》仅保留原稿中28个定量指标,新增了15个定量指标和1个定性指标,大大减少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定性描述的指标数量,并将部分定量指标进行细化,例如:

环境效益指标 中债登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ESG点评报告

1.将“处理量”细化为“固体废物处理量(吨/年或立方米/年)”、“污水处理量(吨/年或立方米/年)”、“废气处理量(吨/年)”等具体指标。

2.将“利用量”细化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量(吨/年或立方米/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量(吨/年或立方米/年)”等具体指标。

3.将“达标治理面积”细化为“治理/保护面积(平方千米)”、“治理/保护长度(千米)”等具体指标。

4.将“保护生物多样性情况”细化为“生物物种保护量(种)”、“生物保护量(千个)”、“入侵/有害物种削减量(种)”、“生物栖息地面积(平方千米)”等具体指标。

5.新增“悬浮物削减量(吨/年)”、“减灾量(吨或立方米)”、“减灾面积量(平方千米)”、“绿色建筑面积(平方米)”等定量指标。

6.利用1个定性指标“项目环境效益描述”来替代原有的环境效益定性指标,描述描述项目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包括项目产品/设施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带来的节能、污染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保效应,以及服务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等。

《指标体系2022》针对每一个细分项目都设计了各自所需要披露的环境效益指标,各项目所需披露的“必选+可选”指标种类和数量各有不同。《指标体系2022》不再延续征求意见稿中的“普通指标+特殊指标”的区分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绿色债券项目设计了不同的“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来体现该项目的环境效益特点。例如,针对“生产过程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这一项目,要求必须披露“节水量(吨/年)”1个必选指标即可,但是针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这一项目,要求必须披露“固体废物处理量(吨/年或立方米/年)”、“林地/草地面积(平方千米)”、“固碳量(吨/年)”、“生物物种保护量(种)”等4个必选指标,以及可选择披露“二氧化碳削减量(吨/年)”等11个可选指标。

环境效益指标 中债登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ESG点评报告

整体来看,中债登发布的《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是其首次发布绿色金融领域企业标准,在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制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有利于全面系统量化债券募集资金环境,助力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也进一步规范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衡量指标,起到“漂绿”行为的防范作用。该指标体系的发布,也有助于公募基金等更好地挖掘绿色优质债券资产,助推中国经济的双碳转型。

2.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进度不及预期,信息披露进度不及预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环境工程概预算 “1+X”证书制度视角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重构

真人百家家乐app

“1+X”证书制度视角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引言

“1+X”证书制度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文化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得到更多重视,同时,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考取不同的“X”证书,同一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及可能,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1+X”证书制度的实施推进了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育人的进程,促进了产教融合,提升了人才素质与岗位的匹配度,推动了人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1]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全国300多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先后公布了471个“X”证书,涉及32个典型行业。[2]

然而,“X”证书是将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技能模块的形式按照技能等级形成梯度考核项目,考核项目强调知识技能的复合性,导致“X”证书与传统课程体系之间存在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3]为了落实“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应将传统课程体系与“X”证书有机融合,重构课证融通式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对服务于该领域的各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着力于培养环保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该专业落实“1+X”证书制度,将有效提升其人才适应性及培养质量。本文基于“X”证书构建适用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式专业课程体系,为该专业更好地实施“1+X”证书制度提供借鉴。

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适用的“X”证书标准解读

当前适用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X”证书共有三个,分别为污水处理“X”证书、智慧水厂运行与调控“X”证书、水环境监测与治理“X”证书。根据各“X”证书的职业技能标准,污水处理“X”证书面向各类工业场所配套的污水处理企业、各生活污水处理企业中的工艺控制、设备运维、分析检测等职业岗位,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和回用等工作。智慧水厂运行与调控“X”证书面向城镇给排水企业水厂的运行值班巡检、设备操作、水质监测等岗位,主要从事工艺设备运行、异常情况调控及水质监测等工作。水环境监测与治理“X”证书面向水处理相关企业的水环境监测、设备运维等岗位,主要从事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环境监测及电气自控设备安装运维等工作。从三个证书的职业岗位面向可以看出,三个证书都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常规职业岗位为主,但每个证书面向的企业类型不同,因而工作领域有所差异。表1呈现了各个证书的工作领域对比,各证书的具体工作领域不同。通过对比各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发现,部分工作领域涉及的具体知识技能存在重合的现象,如A2、B2及C4三个技能模块都涉及水处理工艺运行操作技能。

三、课程体系与“X”证书融合现状分析

环境工程概预算 “1+X”证书制度视角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介绍

传统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0余所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教师进行问卷调研,收集对比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发现,各高职院校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电工及PLC控制的基础操作能力、CAD制图操作技能等,教授环境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核心课程则以水、气、固、土的污染防治设计、施工、监测及其他相关服务为主线开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及服务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各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差异较大,根据拓展课程设置目标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这类课程包括环境工程概预算、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工程监理等,另一类是让学生了解环保产业的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包括智慧水务管理、碳排放管理、环境工程前沿技术等环保产业相关前沿动态及前沿技术课程。一般来说,专业基础课程在第1—2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则根据各高职院校的规划安排,主要分布在第3—5学期。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对接的各类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体系,而“1+X”证书以实践技能养成为核心,两者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有效适应“X”证书的融入需求。

一方面,当前课程体系及“X”证书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与“X”证书的技能模块不匹配,无法完全覆盖所有考证模块,较难满足学生的考证需求。为了确保证书的通过率,部分高职院校会额外开设考证培训课程,这导致常规课程授课内容与“X”证书技能模块融合的改革动力不足,考证培训课程也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另一方面,当前课程体系在形成“X”证书需要的按层级逐步推进、阶梯形螺旋式上升的知识难度等级和技能难度梯度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传统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形成明确的难度等级和难度阶梯。同时,传统课程体系的证书考核模块所需知识技能点被割裂并碎片化散落在相关课程中,而“X”证书相关课程分布在多个学期,且课程之间的技能衔接较弱,难以建立层级化、梯度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以污水处理“X”证书中的工艺运行这一工作模块为例,初级标准为完成仪表现场检查、操作简单常见设备并记录操作数据,中级对应的是完成生化工艺系统的开停操作,完成排泥操作及风机参数调节和通过现场及仪表数据判断工况,高级则要求操作较复杂污泥脱水设备及完成复杂工艺的开停操作。在传统课程中,上述技能涉及的知识点零散分布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及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各个教学项目之间、不同课程之间较少能形成明确的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技能梯度。

四、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重构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依据,是指导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设计图。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将“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如下。首先,以“横向复合、纵向递进”的原则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其次,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归纳整合三个“X”证书的考核技能模块,将不同证书中知识技能要求相同的模块进行整合,避免技能模块内容重复或相似。根据整合后的技能模块,设置“X”证书相关的模块化课程,制定各模块化课程的课程标准,使之对接“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4]最后,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安排。通过以上步骤,最终构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实现有效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的目标,使学生在顺利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达到“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

(一)框架设计

环境工程概预算 “1+X”证书制度视角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式课程体系的重构

根据“X”证书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需要具备“横向复合化”“纵向层次化”的特征。[5]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横向复合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根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应培养面向水、大气、固废、土壤等不同技术领域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达成专业人才技能复合化。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其他技术领域的非“X”证书课程,以实现专业技能复合。第二,“X”证书的不同技能模块本身就对应了工艺设计、工艺运营、分析检测、设备维护维修等不同的技能岗位,完成“X”证书技能模块的学习也将导向复合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纵向层次化是将“X”证书同一技能模块的初、中、高级分别设置为专业对应的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及职业选修课程,以此形成层次化的技能梯度。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能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终达成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二)重构过程

根据形成的课程体系框架,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结合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设计。由于三个“X”证书之间存在知识技能点的相似或重叠,因此,教师需分析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对各“X”证书的考证模块进行整合重构。例如,将各“X”证书中的水质监测分析相关的工作领域任务进行整合,即A2中的A2—2水样分析、B6及C1的工作任务整合重构为水质监测分析技能模块,具体重构过程如表2所示。整合重构后的技能模块为四个,分别是水处理系统运行调控(M1)、水监检测分析(M2)、水处理设备安装调控及保养(M3)和水处理工艺设计(M4)。

根据重组后的技能模块设置“X”证书技能模块课程。各模块课程的课程目标来源于重构后的技能模块所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课程内容为各技能模块的模块化项目任务。在进行课程内容重构时,教师应确保各“X”证书中不同技能应用场景的有效融入,使最终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与“X”证书考证内容有效衔接。参照“X”证书的不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重组后的模块化课程进行知识技能难度梯度设计。[6]首先,依据水处理系统运行调控(M1)技能模块设置水处理系统运行调控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行操作准备、典型治理单元工艺运行调控、系统巡检、系统故障判断与处理、安全生产与应急处置五个工作领域任务,将各工作领域任务转化为课程的模块化项目。其次,通过对不同等级技能标准的分析和归纳,将水处理系统运行调控课程分解为初级、中级、高级三门模块化课程,确定每门课程的知识技能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最后,三门课程的知识技能难度应逐渐递增、等级分明,与“X”证书的不同等级技能标准逐级对应。“X”证书技能模块课程的重组过程如表3所示。

根据确定的课程体系架构,将重组后的“X”证书技能模块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形成模块化、层次化、复合化、课证融通式的新课程体系。图2呈现了重构后的新课程体系。从图2可以看出,四门“X”证书初级课程和其他不涉及“X”证书的专业基础课程共同构成本专业的专业群平台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四门“X”证书中级课程和其他不涉及“X”证书的原有专业核心课程共同构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四门“X”证书高级技能模块课程及其他不涉及“X”证书的原有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考证需求及个人兴趣选修部分课程内容。当学生完成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达到毕业的总学分要求时,即可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此外,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即可参加相关“X”证书的等级考试,通过技能等级考试后即可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最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安排

在安排课程计划时,教师应在保证每学期课时数量合理的前提下,按照“X”证书技能模块课程的等级难度逐级安排课程的先后次序,同时考虑“X”证书的考证要求,以最大化“X”证书对学生的技能提升作用,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目前真人百家家乐app,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对接的三个“X”证书等级考试均采用集中考核的方式,尚未实现同一技能等级的不同考核模块在不同学期分开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同一证书所有考核模块相关课程的学习再考证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一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龙8国际官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